近日,中國移動在業內率先發布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信安全法律風險合規指引》(以下簡稱《指引》),針對運營商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如何合規發布公益信息、如何避免虛假信息治理過程中的法律風險、如何在利用數據支撐聯防聯控的同時保護個人隱私等多個重點難點問題,系統梳理了現有法律法規要求,并提出潛在法律風險和相應的可操作性合規建議。
據悉,《指引》由中國移動集團公司網絡安全工作的牽頭單位信安中心編制發布,旨在為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信安全保障工作提供整體規范參考,完善應急處置工作體系,提升當前和未來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網絡安全工作合規水平,對通信行業規范開展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網信安全保障工作,更好地發揮央企“國家隊”的“主力軍”作用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指引》提出,電信運營商可向公民發送與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的重要信息,同時,所有信息發布均須相關政府部門授權,確保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據了解,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移動在取得相關部門授權后,免費發送疫情信息、交通通告、公共衛生提示、防護知識等公益短信超過40億條,視頻短信超1600萬條,幫助客戶科學防“疫”、理性抗“疫”。
在線下對抗疫情的同時,線上對抗謠言也是抗“疫”的一部分,這其中,電信運營商對虛假信息的治理應發揮重要作用?!吨敢诽岢?,運營商治理虛假信息有充分的法律依據,具體治理過程中需做好核查工作。據了解,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移動網信安全現場值守人員超4000人次,攔截騷擾詐騙電話10億次、封堵不良網站8000余個,處置詐騙號碼超4000個,有力遏制了疫情相關不良信息傳播。
《指引》分析指出,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聯防聯控機制,需要個人信息數據進行支撐,實施過程中要做好個人信息保護工作。據介紹,根據中央網信辦、工信部等部門關于做好個人信息保護利用大數據支撐聯防聯控工作的要求,中國移動組織專門團隊配合開展疫情防控數據分析,信安中心“云專家”團隊加強客戶信息保護工作,堅持最小范圍原則,明確對于違規操作導致客戶信息泄露的行為嚴肅追責問責。
此次疫情催生了大量大數據應用,也引發了關于數據安全保護的廣泛討論?!吨敢诽岢?,應在合法合規利用大數據的同時,加強技術防護手段,對企業自身和合作單位從嚴管理。對此,中國移動一方面不斷完善技術手段,嚴格執行多人驗證授權的數據查詢“金庫模式”,加大力度開展查詢日志審計,確保數據安全;另一方面嚴格執行自有業務的網絡安全評估檢測與業務規劃、建設、運行同步開展,確保重點抗“疫”應用自身安全防護水平過硬。